当前位置:湖北讯网 -> 国内

[社会实践]百年承汉锣,声声响非遗

发布时间:2024-07-22   来源:网络   阅读:2064

[社会实践]百年承汉锣,声声响非遗

7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来到了位于黄陂甘棠工业区的汉锣制造场,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实践参观活动,此次活动的重点是对武汉汉锣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了解与体验。成员们参观了汉锣制作过程,理解工匠精神,聆听汉锣之音,感受非遗之美。

实践团成员参观一面巨大而精致的汉锣 王某摄

陈述百年之史,共享汉锣之蕴

汉锣,作为中国四大名锣之一,其制作技艺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黄陂甘棠工业区内的汉锣制造厂,正是这一传统技艺的重要传承地。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跟随讲解人的脚步,目睹了汉锣制作的过程,同时还聆听了汉锣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从讲解员的口中成员们了解到汉锣是中国传统打击乐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间,当时武汉已成为全国铜响器的制作中心,汉锣与京锣、奉锣、苏锣并称“四大名锣”。汉锣的制作工艺繁琐,需经历熔炼、锻造、成型、整平校正、抛光处理、定音等多道工序,经过“千锤百炼,一锤定音”,最终才能凝结成一面完美的锣,并且每一面锣都凝聚了匠人的心血和技艺。

实践团成员聆听讲解员述说汉锣的历史 侯某摄)

汉锣音质纯正、发音宏亮,既能配合中国武戏文唱,也能为西方的交响乐和爵士乐配音,行销亚、欧、美和大洋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现了其强大的适应性和国际影响力。汉锣不仅是乐器,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直到2013年,汉锣制作技艺入选为“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实践团成员聆听讲解员讲述汉锣的应用与影响 侯某摄)

走过汉锣之场,了解制造过程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过一个个汉锣制造厂的车间,看到了一块块铜坯经过熔炼、锻造、成型、整平校正、抛光处理、定音等多个步骤,最终蜕变成一面金光闪闪的汉锣。

在熔炼过程中,主要是将铜、锡等金属熔合,制成铜坯。随后将铜坯加热至800度左右,用空气锤反复旋转锻打,使其变薄并塑形。之后的下一个车间为我们展示了成型的过程:通过锤击和模具使铜片形成锣的形状。然后调整其形状,确保其平整度和对称性并对锣的表面进行抛光,使其光滑并增加光泽。

(实践团成员参观了不同型号的铜坯 侯某摄)

(实践团成员观看了匠人锻造汉锣的过程 侯某摄)

(实践团成员参观了成型了的锣片 侯某摄)

(实践团成员观看了匠人正在整平校正的过程 侯某摄)

(实践团成员观看匠人正在抛光的过程 侯某摄)

最后一锤定音,通过敲击和调谐确定锣的音调,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需要手、眼、耳的协调配合。匠人们运用正锤、反锤、轻锤、虚锤、实锤等多种技巧,人工边敲边听,找到平衡点,确保产品的音效。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技艺的精湛掌握,让成员们对于工匠精神具有更深刻的理解。

(实践团成员在观看匠人一锤定音的过程 朱某摄)

穿越百年之音,聆听锣音之美

除了实地参观,成员们还亲自敲击了锣鼓,感受汉锣音色之美。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两面大锣,成员们都亲自敲击感受了锣的声音,只觉得耳边顿时充满震天撼地的声音,余音绕梁,让人身临其境,久久不能忘怀。

(实践团成员正在亲自敲响感受汉锣侯某摄)

(实践团成员正在听讲解员讲解这面汉锣的功能 侯某摄)

随后成员们又敲击了其他的锣面,它们虽然有着非常相似的外形,但是其音色各有不同。有的悠远低沉,犹如深秋寒风拂枯叶,带有几分沧桑,几分悠远。有的清脆悦耳,犹如清晨之露戏荷叶,充满生机,释放活力。有的悠扬持久,犹如清风回荡山谷中,宁静而深邃,持久而沉醉。还有的激昂热烈,有的柔和舒适……并且锣的用途很广,可以用于戏曲、流行音乐,也可以用于红白喜事、晨钟暮鼓等等。

(实践团成员正在聆听讲解员敲响不同的汉锣 吴某摄)

(形形色色的汉锣 吴某摄)

此次实践参观活动不仅让成员们领略了匠人的工匠精神与武汉汉锣的非遗魅力,还让成员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

成员们纷纷表示在此次的参观工艺制作过程中深深的领悟了其中的工匠精神。每一面锣都需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呈现出最完美的状态,每一位传承人都经历了无数次的矫正与试音才能奏响出如此的天籁之音。他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们在传承这条路上的筚路蓝缕与坚持不懈值得我们学习。

除此之外,成员们在与汉锣的敲击互动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的底蕴。每一面锣的制作过程都有着百年前的传承与痕迹,同时也有当今的创新与发展;每一面锣的独特的音色,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中国传统技艺的高超;每一面锣独特的外观与精致的纹路让我们眼前一亮。成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与亲身体验让自己更加了解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汉锣的魅力,同时也了解了传承这条道路上的艰辛。成员们表示愿意将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团成员与巨大汉锣的合影 侯某摄)